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赴江西九江考察
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赴江西九江考察
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是省辖市。西与湖北省崇阳县、通城县、通山县、阳新县等四县搭界,北与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黄梅县隔江相望。
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会长彭长升、常务副会长吴兴平、办公室主任陈军,一参加完6月6日上午的会议后,便不辞辛劳地于傍晚奔赴“浔”。同行的还有书画艺术家张亚丽、严其祥等人,一行六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九江市,是应有关部门邀请,进行收藏文化考察活动的。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春秋时分别属吴国、楚国,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多有变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二千多年来,自秦朝始,曾使用过九江、柴桑、江洲、浔阳、汝南、湓域、德化共七个名称,明朝以后九江地名沿用至今。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属鄂国,秦属南郡,西汉属江夏郡。三国时期,武汉是魏、蜀、吴三方鏖战地。
7日上午,典雅、清静的大观堂迎来了武汉的客人,三五好友,以茶为媒,品茶论道。一杯清茶,一丝回味!对坐倾谈,畅谈收藏文化!
九江有着悠久的特色历史文化,瑞昌铜岭铜矿遗址是资源中的一个亮点。其遗址位于瑞昌市夏畈镇铜岭村,经测定始采于商代中期,距今约3300年,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一处古矿冶炼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主要的铜料基地之一,将中国采矿历史向前推了300年,揭示了中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相对独立于中原殷商青铜文化之外的另一个重要青铜文化中心,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青铜文化的发源地。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玉器已走入千家万户。古语“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孔子说“君子如玉。吴兴平副会长说“佩戴玉石的目的是警醒自己,道德修养与品格应像玉石一样,内具坚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
张亚丽女士酷爱绘画艺术,酷爱养猫,她爱猫的高贵和自尊,专攻猫画并以擅长画猫而闻名,被人称为“中国猫王”。其作品中,工笔、白描、写意、油画均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特别是用绒布、绒 纸、纹纸,以对比色堆积法画出的猫更是活灵活现。现场写意,只见她以墨代彩,画出的猫活灵活现,逼真而有灵气,加上蝶、蜂、虫、果、木之类,使人心旷神怡,令人叫绝。
严其祥先生从事书画创作数十年,尤擅葡萄和花鸟画,他笔下的葡萄晶莹剔透,馋涎欲滴;笔下的松鼠,惟妙惟肖,活泼可爱,忍俊不禁。
九江行,旨在传播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的品牌,走出去引进来,能很好地弘扬收藏文化,提升知名度,让我们一起为了美好收藏的明天努力奋斗吧!
此次沙龙活动,受到九江各界人士的盛情欢迎,感谢大家的热情接待,谨此致以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