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成立
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成立
——主席曹霞率团亲赴随州出席揭牌仪式
2025年5月7日上午,湖北古玩收藏界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宣告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整合省内古玩藏品资源,推动古玩文化艺术的研究、交流与传承,为广大古玩收藏爱好者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为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主席曹霞亲自率团,一行抵达随州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五楼中区,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当天,随州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内气氛热烈,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共襄盛举。
随曹霞主席出行的研究会领导有:书记杜志荣先生、名誉主席彭长升先生、名誉副主席周庆桥先生、荣誉主席刘培安先生、常务副主席范永刚先生、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军先生、副主席胡波先生、赵光杰先生、林强先生、周义发先生、涂莉萍女士、徐永忠先生等人。
以及钱币邮卡分会会长陈进建先生、副秘书长方燕萍女士;陶瓷分会秘书长洪盛林先生;陨石分会副会长朱功福先生、副秘书长陶杰先生;汉绣艺术分会会长沈昌慧女士、常务副会长樊明金女士。还有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建忠先生、理事宋功芳女士、知名书画家汤明珠女士、胡雄先生,以及来自武汉三镇热情高涨的会员们。
名誉主席吴兴平先生、副主席陈平安先生、陈远林、汪朝阳、李青,随州联络处副主任胡清菘先生、沈瑞兵先生、钱克学先生,及京山、随州等地会员和藏友们近百人参与揭牌仪式和活动。
出席今天的嘉宾有:随州市文旅局副局长康建中先生,湖北曾随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珠女士,人民网特约记者、随州政协委员桂华生先生,随州市文联副主席、随州市美协主席朱希冰先生,随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张志纲先生,原京山市宋河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本斌先生。
随州,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犹如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先人的智慧。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吸引并孕育了众多收藏爱好者,他们对各类古玩藏品的热爱与执着,宛如璀璨繁星照亮了随州的收藏文化天空。
我们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敏锐地捕捉到随州这片土地上浓厚的收藏文化氛围,自2020年10月起,便积极在随州布局,设立了随州联络处,这犹如一颗种子,在随州的收藏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2023年2月,聚宝堂会所正式成立,它宛如一座桥梁,进一步连接起了研究会与随州广大收藏爱好者。而后,2024年9月,铜器分会的诞生,更是为研究会在随州的收藏领域拓展了新的版图,专注于铜器这一独特收藏门类的研究与交流。到了今天,艺术品中心的盛大成立,无疑为研究会在随州的发展竖起了一座意义非凡的新里程碑。
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副主席、随州联络处主任陈远林先生率先致辞,他神情庄重,言辞恳切。他回忆起艺术品中心从构想到落地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联络处领导班子成员陈远林主任、李青书记、胡清菘副主任、钱克学副主任等众多力量的支持与推动。首先,他着重提及了市职能部门的诸位领导。在筹建过程中,这些领导给予了全方位的政策指导与资源协调,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无论是繁琐的手续审批,还是场地规划等实际问题,市职能部门都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办事效率,为艺术品中心的建设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同时,陈远林先生对湖北曾随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珠女士表达了诚挚的感激。陈明珠女士凭借其卓越的策划能力与广泛的社会资源,在艺术品中心的筹备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场地选址到活动安排,从宣传推广到细节把控,陈明珠女士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为艺术品中心注入了专业的力量与创新的活力。
当然,陈远林先生也特别强调了研究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整个筹建过程中,研究会领导始终密切关注项目进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方向指引与精神支持。他们的高瞻远瞩与坚定决心,如同灯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每一位参与筹建的人员都充满信心与动力。
正是多方力量的齐心协力,才使得艺术品中心得以顺利建成,如众人所愿地呈现在大家面前。陈远林先生表示:展厅面积近600平方米,主要展示明清瓷器、现当代名人字画、中国历代铜器及佛造像、玉器、杂项等藏品,将优先展示省研究会会员的真、精、稀藏品。随着艺术品中心的成立,随州联络处的工作职能将发生重要改变,将以艺术品中心的经营发展为抓手,搞活、带动、繁荣随州的文化艺术品市场,发挥好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随州支点建设作用,使更多的人有机会认识、欣赏、购买到古代艺术品。
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宣读《关于成立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的决定》,文件指出: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方针,推动古玩艺术品领域的研究、交流与创新,经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认真研究、审慎评估,决定正式成立“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经研究决定,任命:陈远林任艺术品中心主任,李青、胡清菘、钱克学等为副主任。希望艺术品中心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古玩艺术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促进湖北省乃至全国古玩艺术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加强学术研究、举办多元活动,提升公众对古玩艺术品的认知与鉴赏水平,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在研究会规章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玩艺术品的学术研究,发布研究成果;举办各类艺术品展览、展销、拍卖活动;开展艺术品鉴定、评估服务;为会员及收藏爱好者提供专业培训与咨询;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希望全省各分支机构积极支持艺术品中心的工作,携手共进,开创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与艺术品发展的新局面。
接着,省古玩藏品研究会主席曹霞女士为备受瞩目的艺术品中心揭牌,艺术品中心陈远林主任上前接牌,并接过艺术品中心公章。这里传递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伟大的使命。我们坚信,在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陈远林主任的引领下,艺术品中心定能不辜负众人的殷切期望,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艺术的浩瀚天空中蓬勃升起,绽放出耀眼光芒。
名誉主席吴兴平先生走上讲台,对艺术品中心的顺利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肯定了在筹建过程中各方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他语重心长地提及,古玩藏品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明传承,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的成立,无疑是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展示与研究平台,其意义深远而重大。他强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社会效益,要始终将文化传承与弘扬放在首位。艺术品中心应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仅要吸引专业的古玩研究者与收藏家参与,更要注重向广大民众普及古玩藏品知识,提升全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随州市文旅局副局长康建中先生对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品中心的落地,将为随州的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提升随州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也期待艺术品中心能够与随州本地的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省古玩藏品研究会书记杜志荣先生代表省研究会领导对艺术品中心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今天是我省古玩藏品研究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是我们国家兴盛和我省古玩藏品研究事业发展的标志!是随着新文物法诞生的产物!是我们研究会历届领导的关怀和努力,是在新一届领导曹霞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在随州联络处的努力奋斗下,成为的一颗明珠,将焕发出灿烂的光辉!他希望:我们大家要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国内国际先进经验;努力奋斗,发挥研究会和随州联络处的人才优势;群第群力,精心运作,传承文化。充分发挥出艺术品中心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省古玩藏品研究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揭牌仪式上,曹霞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指出,一是擦亮“炎帝故里”文化名片。随州艺术品中心的成立将极大的整合流散民间的古玩特色藏品资源,形成藏品研究的规模效应,让沉睡在民间的文化瑰宝焕发新生。二是打造鄂北文化艺术品高地。通过定期举办鉴宝交流、学术研讨、专题展览,构建“编钟文化圈”收藏研究体系,为随州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动能。三是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汉襄走廊区位优势,搭建跨境文化贸易平台,让随州历史文物走向世界,让国际藏家读懂中国。
她希望大家:第一,守正创新,筑牢文化安全防线。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让文物鉴定有尺度、交易有规范、流通有监管。第二,产研结合,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探索“文物+文创+文旅”融合模式,开发编钟主题数字藏品,打造古玩文化创意园区,让文化遗产赋能经济发展。第三,薪火相传,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借地域优势经常开展古玩藏品研讨活动,进行鉴赏,交流,讲座,与当地博物馆共建实习基地,培养新时代的“掌眼人”与“守宝人”。
在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成立的盛大庆典上,来自各界的祝福如潮水般涌来,而知名艺术家们以各自精湛的艺术作品,为这场文化盛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著名书画艺术家何文林先生精心创作的楹联“存珍品储宝,爱古玩怡情”,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道尽了古玩收藏的精髓。上联“存珍品储宝”,点明了艺术品中心汇聚天下珍品、珍藏文化瑰宝的使命;下联“爱古玩怡情”,则强调了古玩收藏对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意义。其书法笔锋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之美,字体结构严谨,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古玩文化的深厚底蕴。
研究会首任会长彭长升先生带来的篆刻扇面,堪称一绝。扇面上,篆的线条婉转流畅,疏密有致。在方寸之间,彭先生以精湛的刀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篆刻内容与扇面的巧妙结合,既体现了传统艺术的雅致,又蕴含着对艺术品中心的美好祝福,仿佛在扇起的微风中,传递着古玩文化的清新与深邃。
周义发先生的篆书作品,尽显篆书的古朴韵味。其笔画圆润均匀,藏头护尾,用笔沉稳。作品内容与古玩文化相关,表达出艺术品中心的期许,以独特的篆书艺术形式,将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让观者感受到篆书艺术与古玩文化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
汤明珠女士的《富贵花开》牡丹画,色彩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画面中,娇艳的牡丹竞相绽放,花瓣层层叠叠,仿佛能闻到阵阵花香。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贵、繁荣,这幅画作寓意着艺术品中心未来的发展如繁花似锦,繁荣昌盛。
林强先生的花鸟画同样别具一格。他笔下的鸟形态各异,充满生机。这些灵动的鸟儿,被描绘得细腻入微,展现出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林先生以画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也为艺术品中心带来了一份清新自然的气息,寓意着中心充满活力,不断发展。
王耀青先生的《行稳致远》书画作品,将书法与绘画巧妙融合。画面布局简洁而富有意境,书法字体流畅自然,与绘画相互映衬。“行稳致远”四个字不仅是一句人生哲理的表达,更是对艺术品中心未来发展的一种期许,希望其在前行的道路上稳扎稳打,追求长远目标,取得卓越成就。
这些来自不同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了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它们以各自独特的魅力,热烈祝贺艺术品中心的成立。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艺术家们对古玩藏品文化的热爱与支持的体现。它们汇聚于此,共同见证了艺术品中心这一文化新地标在文化传承与发展道路上的启航,相信在众多艺术力量的助力下,艺术品中心必将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围聚在一起,以合影留念的方式记录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瞬间。镜头定格,笑容洋溢,大家都为能参与见证艺术品中心的诞生而倍感荣幸。
合影完毕,众人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好奇,移步至活动中心内的艺术品展示区。踏入这片艺术的天地,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一间间展示区犹如一个个文化宝库,有序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古玩藏品,品类丰富多样,涵盖了陶瓷、书画、玉器、青铜器等多个领域。
在李青先生的书记室,一件件精美的陶瓷制品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它们造型各异,从古朴典雅的秦汉陶器到精致细腻的唐宋瓷器,再到色彩斑斓的明清彩瓷,每一件都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陶瓷工艺的独特魅力。细腻的瓷质、精美的纹饰,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无尽智慧,让人不禁为中国陶瓷文化的源远流长而赞叹。
书画展示区则弥漫着一股墨香古韵。一幅幅字画或气势磅礴,或清新淡雅,有的是名家手笔,展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审美。写意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山川之间,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工笔的花鸟人物,细腻入微,栩栩如生,每一笔都倾注了画家的心血与情感。
玉器展示区中,温润的玉器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从造型简洁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到工艺繁复的明清玉器,件件皆为精品。那细腻的质地、巧妙的雕琢,无不体现了古人对玉的崇尚与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青铜器展示区的藏品更是庄重威严,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青铜器,纹饰精美,造型古朴,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让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灿烂。
每一件藏品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欣赏,时而凑近仔细端详藏品的细节,时而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藏品的见解和感悟。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浓厚的文化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走廊内的藏品交流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藏友们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藏品,互相品鉴、交流心得。在这里,没有身份的差异,只有对古玩藏品共同的热爱。大家畅所欲言,从藏品的真伪鉴别到背后的历史故事,从艺术价值的探讨到收藏经验的分享,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知识的传递与思想的碰撞。
在这样的氛围中,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充分发挥了其作为文化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不仅让与会人员近距离领略了古玩藏品的魅力,更促进了古玩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相信在未来,这个充满活力与文化底蕴的艺术品中心,将吸引更多人走进古玩艺术的世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揭牌仪式前,陈明珠女士引导大家参观了随州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二楼。随州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坐落于曾都区涢水南岸,恰处白云大道与星光大道的交会之处。该中心自2016年提出动议,历经数年筹备,于2020年正式破土动工。在随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下,项目顺利推进。整个中心建筑面积达10.7万平方米,于2025年全面竣工。建筑主体分为地上六层与地下一层,内部精心规划建设了科技馆、图书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域。它是一座综合性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融合了文化教育、科技展演、休闲运动等诸多功能,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活动场所,极大地满足市民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成立后,诗意的篇章也随之绽放,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雅趣。周义发、李建忠、王耀青等人有感而发,纷纷作诗词,抒发出对艺术品中心成立的美好祝福与殷切期许。
周义发先生的《贺艺术品中心成立》,以七言藏头诗的精巧形式,将对艺术品中心的祝贺之情融入每一句诗中。“贺启随州聚宝光,艺承今古韵悠长。术研鼎簋铭曾楚,品鉴瓷书画汉唐。中汇奇珍藏万象,心传雅道耀千祥。成风化雨滋兰蕙,立世同辉日月章。”整首诗对仗工整,用典巧妙,从不同角度勾勒出艺术品中心的美好愿景与文化担当。
首句“贺启随州聚宝光”,点明祝贺的缘起之地随州,仿佛开启了一座光芒闪耀的宝藏之门,寓意着艺术品中心汇聚四方珍宝。“艺承今古韵悠长”,强调了艺术传承的使命,从古至今,韵味绵延不绝,展现了艺术品中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决心。“术研鼎簋铭曾楚”,聚焦于对古玩研究的深度,对鼎簋等青铜器的研究,探寻铭刻其中的曾国、楚国历史文化,彰显了中心深厚的学术底蕴。“品鉴瓷书画汉唐”,则进一步描绘了中心藏品的丰富多样,对陶瓷、书画的品鉴,带领人们穿越时空,领略汉唐的艺术风华。“中汇奇珍藏万象”,生动地描绘出艺术品中心犹如一个汇聚奇珍的大舞台,包罗万象。“心传雅道耀千祥”,表明中心不仅收藏珍品,更以传承高雅文化之道为己任,为社会带来祥瑞之光。“成风化雨滋兰蕙”,形象地比喻艺术品中心将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文化的幼苗,培养众多文化人才。“立世同辉日月章”,以豪迈的笔触期许中心在世间立足,与日月同辉,成就非凡篇章。
而李建忠先生的永遇乐《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挂牌成立》,以词牌特有的韵律与节奏,铺陈出一幅艺术品中心成立的宏大画卷。“古邑随州,艺光初绽,新馆宏构。鼓乐喧天,嘉宾满座,共贺中心就。省研藏会,曹首授牌,此际盛名传久。忆征程、收藏之路,聚贤纳宝情厚。人文璀璨,青铜遗韵,引得众人翘首。瑰宝琳琅,匠心凝萃,展卷千年秀。今朝开幕,风华正举,再谱韵章盈袖。待来日、声名远播,誉扬九州。”这首词气势恢宏,情景交融,将艺术品中心成立的喜悦、对其文化底蕴的赞美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邑随州,艺光初绽,新馆宏构”,开篇点明地点随州,艺术之光在此初放,崭新的场馆宏伟壮观,为读者营造出一种盛大而充满希望的氛围。“鼓乐喧天,嘉宾满座,共贺中心就”,生动描绘了成立仪式现场热闹非凡的场景,鼓乐齐鸣,嘉宾云集,共同庆祝艺术品中心的诞生。“省研藏会,曹首授牌,此际盛名传久”,交代了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的重要角色以及授牌这一关键环节,预示着中心将凭借强大的平台与领导,声名远扬。“忆征程、收藏之路,聚贤纳宝情厚”,回顾收藏历程,强调了聚贤纳宝的深厚情谊,突出了中心成立背后的文化凝聚力。下阕“人文璀璨,青铜遗韵,引得众人翘首”,着重描绘随州丰富的人文历史以及青铜器文化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瑰宝琳琅,匠心凝萃,展卷千年秀”,盛赞中心藏品琳琅满目,凝聚着古人的匠心,展开画卷,千年文化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今朝开幕,风华正举,再谱韵章盈袖”,欢庆今朝开幕,风华正茂,期待未来谱写更多精彩篇章。“待来日、声名远播,誉扬九州”,以展望未来作结,坚信艺术品中心未来必将声名远扬,享誉全国。
还有王耀青的《炎帝故里古玩藏品艺术中心铭》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以其深邃的内涵、典雅的文辞,为炎帝故里古玩藏品艺术中心镌刻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岁在乙巳,时维孟夏,神农故墟,吉金焕彩,俊采星驰,共骧盛举。今立古玩藏品艺术中心,聚八荒遗珍,溯千载文华,勒铭镌志,以昭圣德。
昔神农氏尝百草、制耒耜,开华夏农耕之源;今故里承遗风、聚古器,续文明薪火之光。观夫馆藏之盛:商周吉金,铸鼎象物,饕餮雷纹间,凛然见礼乐之序;春秋编钟,悬虡列簴,叩之泠然,犹闻《云门》《大韶》遗音。秦汉圭璋,温润含章,君子比德,天地正气凝于璞玉;唐宋冰瓷,青白交辉,浮光似月,窑火淬炼万象澄明。至于丹青卷轴,魏晋风骨遒劲,宋元水墨氤氲,尺素间尽显林泉高致。
观者摩挲其纹,如对先哲,如晤春秋。更设金石传拓、古乐重鸣,使钟鼎不再沉喑,翰墨长存清响。
嗟乎!物有湮埋于尘壤,道无断绝于古今。立此芸台,非徒藏宝于密椟,实欲以器为舟,渡人溯文明之长河。乃使往圣绝学不坠,后世文心有寄。后之览者,当临钟鼎而思刑德,抚瓷玉而悟刚柔,仰书画而慕高洁——此炎帝精神之化育,华夏文脉之承传也。谨奉芜辞,永志斯言。”
这些诗词,犹如璀璨的文化明珠,为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艺术品中心的成立增光添彩。它们以独特的文学形式,记录下这一文化盛事,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品中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美好前景,将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古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