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分会到黄石参观天河陨石馆聆听专题讲座

发表时间:2019/05/27 22:58:51  作者:陈军/文  浏览次数:5561  

陨石分会到黄石参观天河陨石馆聆听专题讲座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陨石被有心人士广为宣传、收藏。

    为了庆祝建国70周年,普及陨石知识,促进陨石文化事业的交流发展,扩大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陨石分会的影响力,以习近平一带一路的思想精神,陨石分会按照今年工作部署,组织会员藏家于2019年5月26日到湖北黄石天河陨石馆参观学习。

    本次活动由陨石分会副会长朱本德、罗磊、陈执义、秘书长毛金祥、副秘书长王朝军等人召集组织,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会长吴兴平、副会长万健(书画研究分会会长)、周庆桥(古玩杂项分会会长)、胡波、秘书长陈军、办公室副主任胡永祥、常务理事李同宽(玉石珠宝分会副会长)、曹霞(书画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理事王本社(奇石根艺分会副会长)、邵玉山(奇石根艺分会秘书长)、钱文(玉石珠宝分会秘书长)、梁莉萍(玉石珠宝分会副秘书长)、监事李萍,及会员丁必凡、王正全、龙湘萍、王育红、鲁盖克、石明飞、翟幸兴、钱倚静、刘靖、胡金枝、刘青松、鲁幼枝、朱晓平、赵丽平、孙光炎、郭翠娥、王生柏、戚春鹰、魏珍珍、张兰兰、何茜、潘兴本、潘清华、杨密华、陈雪珍等藏家朋友们50多人参加。

    当天上午8时,关注陨石收藏和养生的藏家朋友们在卓刀泉古玩珠宝城集合,乘上51座的大巴车出发。


    一路上,大家兴致盎然,气氛活跃,引吭高歌,歌曲、笑话、朗诵、湖北大鼓令大家笑声不断,喜气洋洋……

    10时半,我们与自驾的三辆小车同步到达目的地黄石市矿博园。湖北天河陨石馆馆长朱建国先生热情地迎接大家,欢迎客人来到矿博园,参观天河陨石馆。黄石是中国观赏石之城,在过去20多年发现了大量精美、珍稀的矿物晶体,其中孔雀石、湖北石、红硅钙锰矿、黄石玉等世界闻名。黄石市矿博园位于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域,园博园以北,是中国科普圣地·世界地矿名城,以矿物晶体奇石宝玉石展览馆和华中矿物晶体奇石宝玉石交易市场为主。

    陨石收藏家朱建国作为新疆陨石协会副会长、新疆奎屯陨石协会会长、新疆奎屯陨石馆馆长,天河陨石馆是朱建国先生开的第二家陨石馆。他为了我们的到来,不远万里头一天就从新疆奎屯赶到黄石,准备了这场别具一格的陨石讲座。朱先生渊博的知识,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我们领略到陨石的奥妙和无穷魅力。他结合馆藏各种陨石标本给大家认真讲解陨石的理论知识,针对珍品奇品细致地一一道出珍奇的出处,回答着大家的疑惑,也为我们带来的陨石和稀有定向钻石陨石共同研讨予以肯定。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先生走过一间又一间的展室,馆藏2.8吨的陨石令人叹为观止,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陨石研究表明,陨石可以预防治疗颈椎病、呼吸道、心肺异常、风湿热、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关节痛、疲劳等,它在一定条件下释放的氢原子,遇到氧原子后能为人体输送能量,有益皮肤健康健壮。其释放的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升身体的免疫功能。陨石的药用价值在古代已有历史记载,其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认可。

    讲座上,吴兴平高度赞扬陨石分会。陨石分会在甘发强会长的带领下,在各位副会长和秘书长的支持下,连续数月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进行陨石展示,开展的活动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社会效益明显。这次,走出武汉,到黄石取经,对推动陨石收藏产生积极作用。接着,万健、周庆桥分别就陨石的神奇之处讲述了自己的亲身感受,为大家分享陨石带给的健康与欢乐。

    活动中,朱本德主持了抽奖活动,获奖着拿着陨石、手串、手链、摆件喜不自禁,十分感谢由朱本德、朱建国提供的奖品。

    下午,我们来到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参观。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反映古代矿冶科技史的专门性博物馆,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继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后的第三座历史遗址博物馆。在黄石市大冶市境内。1984年12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展览大厅长36米,宽30米,高14米。4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内,清晰地展示了春秋时期运用木制榫接方框支架维护的竖井70个,平巷66条,盲井、斜井各1个。它们纵横交错,层层迭压,再现了当时开拓井巷采掘矿石的情况。排水巷道和木制水口,蜿蜒其间。一件件出土的工具依然放置在当时使用的地方。大厅四周墙裙上复原的地质剖面,与遗址现场浑然一体,加强了大厅的现场感。

    设置在大厅南侧的辅助陈列室,运用出土文物、矿石标本、照片、图表、模型等反映了遗址的地质地貌、发掘经过、年代测定、采冶结合等状况,并陈列有出土器物。此外,大厅外东南向深约20米的地下,还保护有西周至春秋时期2000平方米采矿遗存。

    在陈列馆,这里除了过去展示的古代矿工用过的铜斧,生产出来的矿石等遗场,以及按一比一还原复制的汉代矿井。在电子书前,有大量介绍铜绿山过去的辉煌和灿烂的文明的资料,而幻景成象技术非常逼真的再现了古代矿工的劳动场景,古代劳动人民采矿的全过程让人一目了然。

    在冶炼厅,一进大厅就看到一组青铜雕塑,这座用铜制作的名为“大兴炉冶”的雕塑真实地再现了古代矿工在冶炼炉前的一个瞬间:8个矿工有的在粉碎矿石,有的在拉风箱,有的在往炉里倒矿石……虽然他们表情不一,神态各异,可个个惟妙惟肖,神彩逼真,真是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在冶炼大厅里,还有高科技手段再现了古代矿工把矿石冶炼成青铜的全过程,据悉,古代矿工遗留在古矿遗址的炼铜炉渣被发现的高达到四十万吨以上……

    1973年秋,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在铜绿山开采时,发掘出13柄铜斧,最大的一个重达3.5公斤。随后,一柄铜斧寄到了国家历史博物馆,引起国家文物部门高度重视。1974年春,考古部门在铜绿山发掘出一个面积达2平方公里密如蛛网的地下迷宫,包括西周至汉代数百口竖井、斜井、盲井,以及百余条平巷等采矿遗迹,并出土了一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和开采工具。2014年11月和2015年10月两次对四方塘墓葬区进行发掘,共发现墓葬135座(其中123座为春秋墓,12座为明清及近现代墓)、灰坑12座、炉(窑)2座。出土随葬品170多件,其中铜器有鼎、戈、剑、铍、镞、削刀、斧、凿、带钩、环,陶器有鬲、豆、孟、罐、钵、玉璜、玦、环、矿石等。综合文献资料研究,至迟春秋中期铜绿山属当为楚,墓地为一处底层管理和矿工的墓地。诚然,这一结论尚需对同时期高级墓葬和居住遗迹发掘出土物的印证。
    本次活动,得到研究会副会长、陨石分会会长甘发强的支持。他指出,陨石收藏是一个特殊品种,要多看,多学习,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深入研究。陨石活动,要走出去,要到大自然的天地中去发现,去探秘,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领悟陨石的功效,增进乐趣,提高陨石的鉴赏能力。

    本次活动,适逢春雨,大家克服困难,从武汉三镇,从东西湖、蔡甸、黄陂,从宜城外地应约按时到集合地,说明陨石分会是一个团结紧密的班子;陨石分会还特别制作了印有“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陨石分会”的黄色T血衫,体现出行动统一,思想一致的作风;德福探宝“一直播”,定向有力地在中国陨石界同步直播,推动了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陨石分会活动的圆满成功。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