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国庆玉石珠宝研习会圆满结束

发表时间:2022/09/19 21:02:25  作者:陈军  浏览次数:2779  



2022年9月18日上午,经研究会同意,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玉石珠宝分会在武昌玉石缘馆举办迎国庆玉石珠宝研习会。玉石珠宝分会会长李剑虹(研究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李明、副会长李文、张小兵、秘书长崔敏、副秘书长刘琼,及会员张洁、吴红英、张俊泉、李红艳、宫翠萍、游泽忠、徐竟芳、杨启萍、翟幸兴、刘靖等藏友们参与,研究会会长吴兴平、秘书长陈军特邀参加。


本次活动,在李剑虹的策划下,由李明女士主持。她说:今天秋高气爽,在金秋时节,在国庆前夕,我们举办此次活动,迎国庆、颂国玉、乐收藏,喜迎国庆佳节。此次研习活动的主题从翡翠学转入悠悠千古的被誉为国玉的和田玉,由会长李剑虹先生讲述和田玉满载着上下五千年的玉文化的主要载体。


李剑虹先生说,和田玉有12000年用玉(生产工具)和8000年的制作玉器历史。最早出现在山顶洞人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八千年前兴隆以玉器——玉玦等最初形式出现在兴隆洼文化遗址;五千至四千年出现在辽河流域的红山文的,长江下流及中上流的良诸文化、石家河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的部分透闪石玉器(广义和田玉)。从三大产玉板块结构来看,西北昆仑山脉的和田玉是我国最大的产区,以它当主体与我国东北、中原、东南之岫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名玉等一起培育了中华民族爱玉、崇玉、礼玉、赏玉、玩玉、藏玉并视玉为命根子的传统观念。它是中华文明的奠基石之一,……”,这就是和田玉文化形成之源!

本期研习活动,提出前后两个阶段的思考题有:和田国玉名字的由来;狭义与广义和田玉的基本概念;和田玉的大类与色调细分、和田玉的辨伪存真与误区;神玉时代史前红山、良诸、石家河、齐家、三星堆文化等部分和田玉的各自来源;和田玉何时入主中原成为玉王时代的主流?高古时代夏商周以和田玉为代表的典型品种、战汉时代、唐宋时代、元明清时代以和田玉为代表的典型品种等等。


张小兵收藏经营和田玉多年,他以大量的实物向大家讲述了对和田玉的认知,并解答了会员们的疑惑。


吴兴平最后讲话,他说,玉石珠宝分会作为一个多年的先进集体,在李剑虹会长的率领下,根据形势和时势,后浪推前浪,组织开展的收藏活动形式不拘,内容丰富多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活动,既补充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选购的技巧和甄别的误区。吴会长还向大家传达了国家对我们古玩行业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引导我们正确收藏的道路。他分享了自己的收藏经验,提供了指导方向。

本次活动,以茶话会的形式举行,简约、简短体现了我们精简办会的优良传统精神。


同时,现场首次以“微信视频号”的方式在玉石珠宝微信群直播,让不能到现场的会员藏友们深深的感受到收藏的无限魅力。书记郝建福临时有事不能亲临,特委托吴会长带来深情的口信;研究会副会长周庆桥、赵光杰(京山联络处主任)、京山联络处副主任徐永忠、常务理事涂丽萍、及王守勤钱绮静等会员藏友在“线上”观看了直播。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